門式剛架節點設計大全
.1 門式剛架斜梁與柱的連接,可采用端板豎放(圖.1a) 、端板橫放(圖.1b )和端板斜放(圖.1c)種形式。斜梁拼接時宜使端板與構件外邊緣垂直(圖.1d)。
(a)端板豎放 (b) 端板橫放
(c) 端板斜放 (d) 斜梁拼接
圖.1 剛架斜梁的連接
.2 端板連接(圖.1)應按所受最大內力設計。當內力較小時,端板連接應按能夠承受不小于較小被連接截面承載力的一半設計。
.3 主剛架構件的連接應采用高強度螺栓,可采用承壓型或摩擦型連接。當為端板連接且只受軸向力和彎矩,或剪力小于其抗滑移承載力(按抗滑移系數為0.3計算)時,端板表面可不作專門處理。吊車梁與制動梁的連接可采用高強度摩擦型螺栓連接或焊接。吊車梁與剛架的連接處宜設長圓孔。高強度螺栓直徑可根據需要選用,通常采用M16~M24螺栓。檁條和墻梁與剛架斜梁和柱的連接通常采用M12普通螺栓。
.4 端板連接的螺栓應成對對稱布置。 在斜梁的拼接處,應采用將端板兩端伸出截面高度范圍以外的外伸式連接(圖.1d)。在斜梁與剛架柱連接處的受拉區,宜采用端板外伸式連接(圖.1a~c)。當采用端板外伸式連接時,宜使翼緣內外的螺栓群中心與翼緣的中心重合或接近。
.5 螺栓中心至翼緣板表面的距離,應滿足擰緊螺栓時的施工要求,不宜小于35mm。螺栓端距不應小于2倍螺栓孔徑。
.6 在門式剛架中,受壓翼緣的螺栓不宜少于兩排。當受拉翼緣兩側各設一排螺栓尚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時,可在翼緣內側增設螺栓(圖.6),其間距可取75mm,且不小于3倍螺栓孔徑。
圖.6 端板豎放時的螺栓和檐檁
.7 與斜梁端板連接的柱翼緣部分應與端板等厚度(圖.6)。當端板上兩對螺栓間的最大距離大于400mm時,應在端板的中部增設一對螺栓。
.8 對同時受拉和受剪的螺栓,應驗算螺栓在拉、剪共同作用下的強度。
.9 端板的厚度t應根據支承條件(圖.9)按下列公式計算,但不應小于16mm。
圖.9 端板的支承條件
1 伸臂類端板
(.9-1)
2 無加勁肋類端板
(.9-2)
3 兩邊支承類端板
當端板外伸時
(.9-3a)
當端板平齊時
(.9-3b)
4 三邊支承類端板
(.9-4)
式中和圖中 Nt——一個高強度螺栓的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ew、e1——分別為螺栓中心至腹板和翼緣板表面的距離;
b、bs——分別為端板和加勁肋板的寬度;
a——螺栓的間距;
f——端板鋼材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10 在門式剛架斜梁與柱相交的節點域,應按下列公式驗算剪應力:
(.10-1)
(.10-2)
式中 dc、tc——分別為節點域的寬度和厚度;
db——斜梁端部高度或節點域高度;
M——節點承受的彎矩,對多跨剛架中間柱處,應取兩側斜梁端彎矩的代數和或柱端彎矩;
fv——節點域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當不滿足公式(.10-1)的要求時,應加厚腹板或設置斜加勁肋。斜加勁肋可采用圖.6所示形式或其它合理形式。
.11 剛架構件的翼緣與端板的連接應采用全熔透對接焊縫,腹板與端板的連接應采用角對接組合焊縫或與腹板等強的角焊縫,坡口形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氣焊、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GB/T 985的規定。在端板設置螺栓處,應按下列公式驗算構件腹板的強度:
(.11-1)
(.11-2)
式中 Nt2 ——翼緣內第二排一個螺栓的軸向拉力設計值;
P——高強度螺栓的預拉力;
ew——螺栓中心至腹板表面的距離;
tc——腹板厚度;
f——腹板鋼材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當不滿足公式(.11-1)和(.11-2)的要求時,可設置腹板加勁肋或局部加厚腹板。
.12 位于屋蓋坡面頂部的屋脊檁條,可用槽鋼(圖.12)、角鋼或圓鋼相連。檁條與剛架斜粱上翼緣的連接處應設置檁托(圖.14);當支承處Z形檁條疊置搭接時,可不設檁托。檁條與檁托應采用螺栓連接,檁條每端應設兩個螺栓。
圖.12 脊檁間的練系槽鋼
.13 檁條與剛架連接處可采用簡支連接或連續搭接。當采用連續搭接時,檁條的搭接長度2a(圖.13)及其連接螺栓的直徑,應按連續檁條支座處承受的彎矩確定。
圖.13 斜卷邊檁條的搭接 圖.14 隅撐的連接
.14 在檐口位置,剛架斜梁與柱內翼緣交接點附近的檁條和墻梁處,應各設置一道隅撐。在斜梁下翼緣受壓區應設置隅撐,其間距不得大于相應受壓翼緣寬度的16√235/fy 倍。 如斜梁下翼緣受壓區因故不設置隅撐,則必須采取保證剛架穩定的可靠措施。
隅撐宜采用單角鋼制作。隅撐可連接在剛架構件下(內)翼緣附近的腹板上(圖.13)距翼緣不大于100mm處,也可連接在下(內)翼緣上(圖.14)。隅撐與剛架、檁條或墻梁應采用螺栓連接,每端通常采用單個螺栓,計算時應考慮本規程地3.3.2條第7款規定的強度設計值折減系數。
隅撐與剛架構件腹板的夾角不宜小于45°。
.15 計算圓鋼支撐受拉承載力時,應采用螺紋處的有效截面面積。
(a) 楔形墊板 (b) 弧形支撐板
圖.15 圓鋼支撐的連接
圓鋼支撐應采用特制的連接件與梁柱腹板連接,經校正定位后張緊固定。圓鋼支撐與剛架構件的連接,可直接在剛架構件腹板上靠外側設孔連接(圖.15)。當圓鋼直徑大于25mm或腹板厚度不大于5mm時,應對支撐孔周圍進行加強。圓鋼支撐與剛架的連接宜采用帶槽的專用楔形墊塊(圖.15a),或在孔兩側焊接弧形支承板(圖.15b)。圓鋼端部應設絲扣,并宜采用花籃螺絲張緊。
.16 屋面板之間的連接及面板與檁條或墻梁的連接,宜采用帶橡皮墊圈的自鉆自攻螺釘。其金屬連接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鉆自攻螺釘》GB/T 15856.1~4和《緊固件機械性能-自鉆自攻螺釘》GB/T 3098.11的規定。
.17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的柱腳,宜采用平板式鉸接柱腳(圖.17a、b )當有必要時。也可采用剛接柱腳(圖.17c、d)。
變截面柱下端的寬度應視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宜小于200mm。
(a)一對錨栓的鉸接柱腳 (b)兩對錨栓的鉸接柱腳 (c)帶加勁肋的剛接柱腳 (d)帶靴梁的剛接柱腳
圖.17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的柱腳
.18 柱腳錨栓應采用Q235鋼或Q345鋼制作。錨栓的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規定,錨栓端部應按規定設置彎鉤或錨板。錨栓的直徑不宜小于24mm,且應采用雙螺帽。
.19 計算有柱間支撐的柱腳錨栓在風荷載作用下的上拔力時。應計入柱間支撐產生的最大豎向分力,且不考慮活荷載(或雪荷載)、積灰荷載和附加荷載的影響,恒荷載分項系數應取1.0 。
.20 柱腳錨栓不宜用于承受柱腳底部的水平剪力。此水平剪力可由底板與混凝土基礎間的摩擦力(摩擦系數可取0.4)或設置抗剪鍵承受。計算柱腳錨栓的受拉承載力時,應采用螺紋處的有效截面面積。
轉載聲明:本文由鋼結構設計公司-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yogagardennh.com/news/gongsi/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