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廠房設計的基礎基本要求
鋼結構廠房設計的基礎基本要求鋼結構設計要點。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和不斷更新,建筑結構也不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建筑模式,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搭建不同類型的廠房也是較為常見的方式。鋼結構廠房是當今很多建筑行業或是企業都會首選的建筑建造方式之一,采取鋼結構搭建的建筑有著自身的優勢,在傳統的建筑行業之中有著不同的優勢。

鋼結構廠房設計要點可以分為強化抗震性合計,加強防火設計,重視防腐設計以及注重與其他建筑結構的協調設計等,這是根據重要的幾大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是根據相對應的基礎設計,安裝施工方案設計以及一些其他的質量問設計等各方面的因素設計出合理的方案,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專項的施工方案,讓廠房的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基礎底面的反力因相對過大的偏心荷載作用而分布不均勻,可能造成基礎發生較大傾斜,甚至影響到廠房尤其是帶吊車廠房的正常使用。因此,工業廠房基礎底面的地基土所受壓力還需滿足以下規定:
1)對于無吊車荷載的柱基礎,當計入風荷載作用時,允許基礎底面地基土有零應力區存在,但必須滿足非零應力區長度與基礎長度之比L’/L≥0175,同時還必須驗算基礎底板受拉一側在基礎自重及上部土重作用下的抗彎強度。
2)對于承受一般吊車荷載作用的柱基礎,不允許基礎底面地基土有零應力區存在,即pmin≥0,若滿足此條件,必須要求基底偏心距e≤b/6。
3)鋼結構廠房基礎設計的一般方法
根據以上所述基礎的受力特點和設計要求,對于柱腳剛接的有吊車單層鋼結構廠房邊柱,當吊車噸位較大時,若按常規單獨基礎設計,偏心距往往成為基礎底面大小的控制條件,地基承載力不起控制作用,較大的偏心距將造成基礎底面尺寸過大(有時邊長達到6m以上),很不經濟,工程中無法接受。筆者經過對一些具體工程的分析比較,認為在設計過程中此類問題可通過以下方法得以解決:
3.1采用偏心基礎
當基礎底面偏心距較小(一般情況e≤015m)時,此方法比較有效。其原理相當于在較大的彎距作用方向預加一個反向的彎矩,以減小偏心作用。但由于廠房所受水平風荷載及吊車荷載均為雙向作用,設計時應選取正反兩方向的不利組合分別加以驗算和控制。目前的鋼結構設計程序“STS”還無法驗算偏心基礎,設計人員可選定幾組不利組合,借助“理正”等其它輔助程序加以驗算。

3.2增加基礎的附加重量
當基礎底面偏心距(015m<e≤112m)時,此方法比較有效。增加基礎的附加重量,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實現:
1)增加基礎的埋深:基礎埋深加大則基礎上部土重相應增加,基底偏心距相應減小。此時可將基礎設計成帶鋼筋混凝土短柱的單獨基礎,短柱的截面尺寸通常由鋼柱腳底板大小決定,其配筋按計算確定。但是在增加基礎埋深的同時,由柱腳水平剪力引起的基礎底面附加彎矩也會相應增加,基底偏心距也可能有所增大。因此設計時應綜合考慮以上兩種因素,經試算比較后,選取合理的基礎埋深。
2)鋼結構廠房外圍護結構下部采用加重墻:墻體可采用非粘土的燒結磚,并使其重量通過墻下的地梁傳至基礎。墻體厚度可采用370mm,高度自地梁頂面至底層窗臺。為了增加墻高,底層窗臺可根據情況適當抬高。地梁可以預制,也可以與基礎短柱現澆,現澆地梁有利于調整相鄰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工程設計中,上述兩種途徑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3.3采用樁基礎
當基礎底面偏心距較大(e>112m)且持力層埋深較深,用上述方法不能解決時;或廠房吊車噸位較大、地面長期大面積堆載超過60kN/m2、基底土為中、高壓縮性土,必須考慮堆載對基礎的附加影響時,宜采用樁基礎。樁基的類型可根據地基土質情況和當地施工條件綜合確定。
總之,鋼結構設計,應根據地點,環境和各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的設計,使設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且美觀大方。山東三維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有著專業設計人員和施工技術過硬,工藝精湛,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確保在設計方案時就能達到客戶的要求,滿足客戶的需求;對于施工,我們有晚上的項目管理體制,確保每一個工程達到質量要求和標準,做您滿意的工程是我們的職責。
轉載聲明:本文由鋼結構設計公司-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yogagardennh.com/news/gongsi/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