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有些結構下部分為混凝土框架,上部為鋼框架,這種結構體系該如何處理?
解析:設計時應選擇合適的程序進行整體計算分析(能同時考慮不同的阻尼比),結構的控制指標也按不同的結構類型分別考慮,另外還要注意上下不同結構之間連接節點的設計。
【問題2】多層鋼結構框架體系,當超過規范規定的溫度伸縮縫最大間距要求而需要設縫時,可否不按雙柱設縫,而以柱上設置牛腿,采用滑動鉸支座形式脫開?在一個伸縮縫區段內,當樓面采用“鋼-砼”組合樓面時,樓面可否不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要求的伸縮縫間距設縫,而僅采用后澆帶來解決?
解析:
1.超長結構應考慮溫度影響。
如整體分縫有困難,可僅在頂層采用雙墻布置形成伸縮縫,縫寬要滿足抗震縫最小寬度。
如果采用柱上牛腿設置滑動鉸支座脫開,支座兩側結構形成獨立單元,這對支座要求較高,此時應保證地震作用下兩個方向任意滑動的距離。這種連接方式通常用于兩結構單元的局部連接上,而整體連接不宜采用。
2. 當“鋼-砼”組合樓蓋,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設置伸縮縫。不過當采取可靠措施后,伸縮縫間距可適當放松。設置后澆帶可作為措施之一,但它只能解決混凝土收縮應力,而不能解決溫度應力,所以不能完全代替伸縮縫的作用。
【問題3】大跨鋼梁作為另一個大跨鋼梁的支座時,計算鋼梁連接為鉸接,因較大剪力產生的次(附加)彎矩如何處理?
解析:次梁兩端與主梁為鉸接連接時,在連接計算時通常是忽略主梁的扭轉影響,只考慮次梁端部與主梁之間的剪力作用,但在計算連接螺栓或焊縫時,除了考慮作用在次梁端部的剪力外,尚應考慮由于偏心所產生的附加彎矩的影響。
一般次梁兩端與主梁的連接,當采用高強度螺栓摩擦連接時,應考慮剪力和偏心彎矩的共同作用,確定高強螺栓的規格;高強螺栓通過連接板與主梁加勁肋連接,連接次梁的主梁加勁肋與主梁的連接焊縫通常采用雙面直角角焊縫連接。
【問題4】采用大跨度鋼結構樓面(如過街連廊和天橋),當樓面采用鋼與混凝土組合樓面時,跨度較大的主鋼梁撓度限值按鋼結構設計規范L/400是否偏大?
解析:“鋼-砼”混合結構中,由于兩種材料對變形的敏感程度差異較大,當變形較大時,樓面混凝土容易產生開裂,故應引起設計人員的足夠重視。
建議通過計算預估鋼梁的撓度,當計算撓度超過規范規定時,應在設計文件中規定設計起拱值,并督促施工過程中落實起拱措施抵消部分變形,控制最終的實際變形在允許范圍,同時混凝土受拉區的配筋應適當加強!轉載聲明:本文由鋼結構設計公司-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yogagardennh.com/news/faq/136.html